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> 作品 -> 综合媒介

通天术.昆仑木禾

作品:通天术.昆仑木禾

作者:陈

媒介综合媒介

材质/尺寸/时长:

通天术•昆仑木禾480x65x60cm 黄铜

神树族谱新图  纸本收藏级微喷 100x200cm

年代:2018




通天术.昆仑木禾 展览效果



作品阐述

通天术.昆仑木禾》作品源于我的博士论文对西南神树图像的研究,树信仰在西南地区一直广泛流传。我的童年时代家乡有这样的习俗,除夕晚上,孩童跑到家门的树林中选一树,环抱它一边摇晃一边唱着与树共同长高的歌谣,觉得高大的树充满魔力,它可承载孩童们的心愿直达天上。通过高大的树来建构天地的关系,这在古代神话故事中枚不胜数。《山海经》中说昆仑之虚方八百里,高万仞。上有木禾,长五寻(一寻八尺),大五围;刘歆《西京记》记载终南山有一中高百丈无枝的树,树冠像车盖,叶一青一赤,叫做华盖树,华盖乃天地。高大、树、通天和精神的关系,在不同情境中以各种方式链接。“通天”之术从来都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操弄,这套“技术”通常掌握在权力者手中,古代社会为沟通天地的巫师,当代社会为“至高”的控制者。演绎出建构高大尺度和对其心理依赖的循环故事。痛苦、快乐与高度(天)的关系,它就在你我的心灵底层。本作品试图探讨“通天术”行为背后的内在源动力,是审视过去地探寻当下。


神树,是陈胄的博士研究课题。学业的三年时间,他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学术研究的理性工作中。我希望他在这个阶段忘记自己是个画家或艺术家,完全进入学者的状态。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之神采闪现,首先在于“文”,“画画”或“艺术”只不过是基于“文质”的自然流露。而现代中国艺术教育长期的、普遍的技能型培养所导致的文质的脆弱或缺失,已酿成长期潜伏在大体内的毒瘤难以排出,只有敢于陷身火海的人才有可能涅槃再生。可以说,陈胄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把一株小苗头养育成枝繁叶茂的大部头——尽管没说,但我敢肯定,一贯乐呵呵的他必定经历了千辛万苦。

临到毕业前有一天,他笑着跟我说:我要做作品。

我说:你的论文《天地交合——神树图像研究》,其实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。

他说:我并不离开所在的方位,我只需要一个转身。

于是,在毕业展览会上,生长出几棵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神树。

这转身并非轰烈烈电闪雷鸣,只是陈胄在行知途中全身心能量积蓄的身不由己。尽管缓醒微妙又流露生涩的一个幅度不大的动作,却让人见华丽初绽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 吕胜中




神树族谱新图  纸本微喷 100x200cm




通天术.昆仑木禾局部




通天术.昆仑木禾局部




通天术.昆仑木禾局部




通天术.昆仑木禾局部